1
医疗服务品质再升级 生育保障体系更牢固 ——我院荣获山东省“2020年度优质服务单位”称号
2021-1-11 10:25:42

        日前,山东省卫生健康委下发《关于命名2020年度优质服务单位和智慧服务品牌的通知》,公布了山东省2020年度优质服务单位和智慧服务品牌,枣庄市妇幼保健院经推荐申报,通过了评审、评价,荣获“2020年度优质服务单位”称号。

2020年,我院认真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《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(2018-2020年)》、省卫生健康委《“双命名双提升双满意”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》及市卫生健康委“医疗服务品质提升年”活动要求,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扎实推进《母婴安全行动计划(2018—2020年)》,深入落实母婴安全五项制度,进一步创新模式、优化流程、提升质量、规范管理,找短板,强措施,促改进,妇幼健康服务质量和水平实现全面提升,辖区妇女儿童的健康权益得到进一步保障,患者群众就医体验得到明显改善,看病就医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持续增强。

3t6a9038

        加强标准化建设与规范化管理,持续提升专科服务能力

        构建妇幼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。紧扣妇幼卫生工作方针,按照全生命周期和三级预防理念,进一步规范、优化内部科室设置,积极实施新型妇幼保健机构“四大部”学科体系建设,不断拓展妇幼健康服务内涵,全力实现为辖区妇女儿童提供从出生到老年、内容涵盖生理和心理的主动、连续的医疗保健服务与健康管理,全方位、多层次为全市人民提供优质安全、便捷高效的医疗保健服务。2020年,新开设了中医保胎病房、儿科特需门诊、疤痕子宫经阴分娩门诊、臀位外倒转门诊、生殖手术门诊、复发性流产门诊、疑难病多学科协作门诊等,覆盖妇幼全生命周期的临床保健服务体系日臻完善,优质医疗服务资源供给水平实现全面提升。


        重视群体保健功能发挥。

        坚持“一手抓供给、一手抓安全”的工作方针,将“大人口、大卫生、大健康”的工作理念融入医院建设发展和开展辖区群体保健工作的全过程,突出一级、二级预防与主动服务,强化公共卫生责任,突出群体保健功能发挥。在“四大部”内分别设置群体保健科,群体保健科主任专职负责辖区管理工作,协助市卫健委积极开展妇幼保健业务指导、专项检查、督导质控、技术培训、行业管理、妇幼信息、健康教育、适宜技术推广和接收基层进修学习等,推动全市各级妇幼健康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与规范化管理,实现保健临床互融共进。

        强化专科能力建设。明确功能定位,加强妇幼临床专科建设,积极开展、引进新技术项目,筑实母婴安全保障体系。2020年新开展了连续血液净化技术(CRRT),等离子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,经脐单孔腹腔镜技术,玻璃体切割术后二期人工晶体植入术,女性生殖道病变激光治疗术,腹腔镜下子宫内膜癌手术治疗术,宫腔镜下子宫瘢痕憩室电切术,DCE-MR、DBT及FFDM联合诊断早期乳腺癌技术,PICC首段腔内心电定位术,精子DNA碎片检测-流式细胞法,Y染色体微缺失检测技术,肛瘘挂线手术,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等34项技术项目,多项技术填补全市空白。积极发展妇幼健康中医药事业,完善中西医临床协作机制,中医适宜技术和方法广泛应用于产科、儿科临床,2020年,新开展了耳针疗法治疗儿科疑难杂病、中药熏洗治疗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等中医药技术项目。

3t6a2196

        抓出生缺陷综合防治,全面提高出生人口素质

        规范开展婚前医学检查和孕前保健,筑实预防出生缺陷的第一道防线。利用妇幼健康大讲堂、孕妇学校、育儿学校、二胎再生育门诊、助产士门诊、产前管控中心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阵地,广泛开展适龄和待孕人群优生优育知识宣教,提高全民参与出生缺陷防治意识。探索婚前医学检查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有效衔接,对存在出生缺陷高风险人群,提出预防、治疗以及采取相应医学措施的建议。加大对辖区基层出生缺陷综合干预工作的督导力度,积极实施农村妇女孕前和孕早期免费增补叶酸项目,最大程度减少出生缺陷发生风险。

        强化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,严把预防出生缺陷的预防关口。强化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,加强孕期指导,辖区孕产妇系统管理率持续提高。积极开展孕产期健康教育,严格控制孕期用药。全面实施预防艾滋病、梅毒、乙肝母婴传播项目,最大程度减少因母婴传播造成的儿童感染。逐步扩大产前筛查及诊断覆盖面,指导怀孕妇女按规定时间接受免费产前筛查,2020年全市产前筛查率稳步提升。

        加强新生儿疾病筛查,做好出生缺陷三级预防和康复工作。强化产后访视,加强儿童系统保健管理,健全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和听力筛查服务网络,不断扩大筛查覆盖面,新生儿疾病筛查病种扩大至52种,新生儿四病筛查率、听力筛查率、先天性心脏病筛查率均逐年提升。认真落实初筛阳性儿童的确诊和追访,加强确诊病例的治疗和干预,提高确诊病例治疗率。认真开展0-6岁儿童残疾筛查和早期康复工作,逐步建立了先天性心脏病、视力、肢体残疾、孤独症儿童的早期筛查、早期诊断、早期干预和康复工作衔接机制,有效减少残疾发生,减轻残疾严重程度。

3t6a6514

        筑牢生育保障体系,强化母婴安全保障水平

        践行公共卫生职能,持续做好辖区保健管理工作。协助市卫计委每季度召开一次妇幼健康工作例会,每年召开两次辖区妇幼健康管理委员会,每季度制定信息简报反馈各项信息指标及妇幼工作进展情况,做好统计分析,提出问题及应对措施。定期督导辖区高危妊娠管理工作,每半年对辖区助产机构进行产科质量检查,对高危妊娠和危重孕产妇的登记和随访工作进行抽查,定期对各区(市)的区域救治中心进行考核和指导,积极组织开展孕产妇和新生儿危急重症临床救治能力培训班。严格执行“死亡一例、评审一例”制度,协助市卫健委每季度组织召开孕产妇死亡及危重病历评审会议。认真做好《母子健康手册》推广使用工作,明确属地管理。做好全市《出生医学证明》管理及签发工作,规范出生医学证明申领、发放、使用、存放和管理,落实专人管理、双人双锁、证章分开、两锁三铁等各项规定。高度重视妇幼卫生信息管理工作,配备专职妇幼卫生信息人员负责孕产妇死亡、围产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工作,深入做好辖区妇幼项目的指导、妇幼卫生年报及分析等管理工作。

3t6a4947

        落实母婴安全五项防控制度,强化危急重症孕产妇管理。

从源头严防妊娠风险,做实风险筛查与评估。牵头成立枣庄市妇幼保健协会妇幼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,进一步健全辖区妇幼健康教育三级网络。推进孕妇学校规范化管理,重点围绕母婴安全和孕产妇保健开设课程,将妊娠风险教育列入开班第一课,2020年共授课166节,听课人数达2200余人次。突出“二胎门诊”“助产士门诊”和“高危孕产妇门诊”健康宣教功能作用,为孕妇及家属提供规范咨询指导,对疑难危重孕产妇启动绿色通道。对首次就诊建档的孕产妇进行妊娠风险评估、筛查,使用五色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分级分类管理,在《母子健康手册》和五色管理信息系统标注孕妇怀孕危险因素。建立产前诊断专家组,对不宜继续妊娠孕妇告知其风险和提供专业咨询。严格落实高危孕产妇专案管理和分级处理,认真执行孕产妇五色分级管理制度,针对妊娠风险分级为“橙色”“红色”和“紫色”的孕产妇,纳入高危孕产妇系统,做到专人专案、全程管理、动态监管、集中救治。对妊娠风险分级为“橙色”和“红色”的孕产妇,积极调动院内专家团队共同研究制订个性化管理方案、诊疗方案和应急预案。2020年院内高危妊娠管理率100%。

6k8a5534

        健全危重救治协作机制,守好母婴生命安全底线。

        推进全市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标准化建设,成立由分管院长任组长的产科质量安全办公室,组建院内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领导小组和专家组,健全完善院内多学科会诊、孕产妇用血管理和孕产妇院外转诊会诊等制度,在“建预案、练精兵、抓联动”上下功夫,全面提升危急重症临床救治水平。协助市卫健委进一步完善辖区危重孕产妇报告、抢救、转会诊、随访跟踪等工作流程与规范,健全救治协调网络,畅通危急重症救治绿色通道,积极组织开展妇幼健康技能竞赛活动,认真落实危重孕产妇、新生儿救治职责和任务。严格执行“死亡一例、评审一例”制度,制定切实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孕产妇、新生儿和儿童死亡率。“十三五”期间,全市孕产妇死亡率、新生儿死亡率、婴儿死亡率、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等指标均实现稳中有降,低于全省平均水平,达到“十三五”规划目标。

 

6k8a9499

        聚焦提升医疗服务品质,持续改善患者就医体验

        强化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,维护妇女儿童健康权益。严格执行指标管理,持续降低非医学指征剖宫产率,降低会阴侧切率,减少经阴分娩转剖宫产,强化临床用血管理,完善手术安全核查与手术风险评估制度流程,落实患者十大安全目标和责任制整体护理,严格执行感染业务指标监测,严抓非计划再手术管理,切实保障母婴安全。2019年,医院荣获“2018年度国家级母婴安全优质服务单位”称号。严格按照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南,推进市级危重孕产妇、新生儿救治中心标准化建设、规范化管理,积极对下级救治中心开展技术指导和双向协作,畅通危急重症转诊救治绿色通道,构建分级负责、上下联动、应对有序、运转高效的危急重症孕产妇和新生儿技术指导、救治、会诊和转诊服务网络,转诊救治网络覆盖全部助产机构,2020年全市无可避免死亡发生。加强妇幼保健医联体建设,完善双向转诊服务流程,通过信息化手段畅通转诊渠道,2020年向下转诊病人数量显著增加。加强爱婴医院管理,将住院期间纯母乳喂养率和非医学需要剖宫产率纳入产科、儿科医疗质量管理体系,倡导支持母乳喂养,促进自然分娩,降低非医学指征的剖宫产率。严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,研究制定院内防控工作方案、流程及措施,规范开展对可疑病例的监测、筛查、诊断治疗和处置工作,全方位筑牢母婴安全防线,坚决杜绝了院内感染发生。

3t6a6478

        聚焦提升医疗服务品质,持续改善患者就医体验。

        把“医疗服务品质提升年”作为年度工作主题,以病人为中心,从着力改善患者就医服务体验入手,持续提升医疗服务品质。根据门急诊患者病种排序及常规诊查流程,进一步梳理调整各专业诊室和医技检查室分布,优化就医流程,提供一站式优质服务。创新产科“四个一体化”服务模式,即“门诊一体化”,“线上、线下一体化”,“产控、产房、手术室一体化”,“分娩产后一体化”,打造一站式温馨舒适分娩环境。创新人性化服务举措,手术室为患儿提供儿童电动玩具车,载送患儿进出手术室,缓解患儿恐惧感;产房助产士全程导乐陪伴分娩,做好心理护理,产妇产后回病房送上一杯红糖水;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开辟探视绿色通道,有效安抚家长的焦虑紧张心情;雾化吸入室为雾化后病人提供一杯漱口水;健康管理中心进行流程再造,实行“一对一”引领陪检,打造一站式体检服务中心。深化优质护理,组织开展了“38度温暖护士”等优质护理服务项目。开展出院病历复印网上预约、物流配送服务,提供代煎中药配送,让患者花更少的时间、跑更少的腿实现更便捷的服务。2020年,全院门诊住院患者综合满意率达99.55%,医院连续11年蝉联枣庄市党风政风行风综合评议医院类第一名,并于2018年起获得免评资格。


        探索“互联网+妇幼健康”服务新模式,提高妇幼健康服务水平。

        推进智慧门诊建设,完善导诊分诊叫号系统,完成门诊分时段预约流程改造,分时段预约已精确到分钟,有效减少患者候诊时间。拓宽预约途径,已开通大象就医APP、电话、微信、支付宝、人工窗口、自助终端等多渠道预约就诊。完成智慧产科建设,上线门诊自助采集系统、电子产检本系统、母子手册/自助建册系统、胎儿监护网络(院内院外)系统和健康宣教系统(孕妇学校),构建起了闭环式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,实现院内院外、线上线下一体化管理。建设完成枣庄市实时远程胎儿监护平台系统,孕妇足不出户即可接受实时远程胎儿监护。完成“健康枣庄云”平台网上就医全流程的上线工作,实现线上问诊和门急诊病历、化验报告、影像报告在线查看等功能,减少患者往返医院频次。上线枣庄市首家“山东医键通”,为患者提供找医院、找医生、云急救、环境健康、电子健康卡发放等医疗健康服务,方便了患者查询就医。推进电子健康卡应用,完成与“健康枣庄云”微信公众号的对接,患者可实现在手机端通过“健康枣庄云”微信公众号申领电子健康卡。更新110台自助服务设备,实现自助设备的全诊区覆盖,患者可自助完成挂号、缴费、查询打印报告单等服务。


        杏林沐春风,筑梦再起航。继往开来的“十四五”,枣庄市妇幼保健院将借着新时代的春风,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,以保障母婴安全、维护妇女儿童健康权益为核心,进一步巩固深化山东省“优质服务单位”创建成果,持续改善就医环境、持续优化就医流程、持续保障就医安全、持续促进医患良好沟通、持续提升妇幼健康服务质量和水平,不断刷新“枣庄妇幼”优质服务品牌。

上一条:我院开展元旦前安全生产大检查 下一条:我院为全院相关第一批次医务人员开展新冠疫苗接种工作